许正龙官方网站
http://2499.diaosu.cn
许正龙首页>文章>正文

就此一说

更新时间:2024-04-26 04:14:01 作者:longer

公共艺术与地域文化(笔谈)

就此一说

 

 

在当今城市化进程中,公共艺术颇为轰轰烈烈,其中户外雕塑尤为抢眼。近年来,“城雕”铺天盖地,大小城镇皆有,可谓是中国雕塑艺术史上最佳时期。在一阵热闹之后,业内外均有反思,多地数据显示,经典与伪劣之作各占10%,余下皆平庸之作。太多雷同的艺术样式,以“短、平、快”的速度席卷风云,这种“快餐式”产物究竟为后人及环境带来什么?是美化还是应景?或许什么都不是!只是某些部门或某些人的“产品”,就像刷条“标语”一样,呼喊着口号,去捞取政治资本,以“艺术”的名义,获得额外利润。急功近利心理导致推进程序有悖于行业规律,结局可想而知。

有识之士意识到此,从多方面找寻症结所在,公共艺术与地域文化结合成为当务之急。在“地球村”中,不可否认,区域文化日渐消殆。以建筑为例,过去比较封闭,每个地方都有各自风情特点,大地显得异彩纷呈。如今思想解放了,社会进步了,优秀的传统文化都在失却,文物拆了,绿树没了,马路宽了,房子新了,历史文脉却在经历惨痛的割裂。从南至北,从西到东,一个标准化模子大大小小翻版而已。这是否引发思考,民族应该自信,历史应该尊重,文化应该多元,鉴于此,在公共艺术中,理应根据区域特点进行创作。反映地域文化有着多方面内容,这是新时期下的一种文化战略,拓展地域文化资源,能有效地增添公共艺术的内涵,避免“一窝蜂”式的雷同现象,彰显出区域内典型鲜明之处。

公共艺术如何反映地域文化变得更为重要,不是生拉硬拽式地复制传统,不是得益于狭隘的地方保护势力。既是公共艺术,仍是艺术问题,以艺术规律和行业准则行事,艺术家长期、稳定、扎实地探索,彼此作品之间存有差异而不趋同,在相应区域找到历史与文化的最佳契合点。

原载《雕塑》杂志2006年第4

评论

发表评论

微信

微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