许正龙官方网站
http://2499.diaosu.cn
许正龙首页>文章>正文

以 “构造”方式走向公共空间

更新时间:2024-04-29 12:16:06 作者:longer

以 “构造”方式走向公共空间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——论中国当代雕塑的造型变化

     中国现代雕塑兆始于20世纪上半叶,时值西方艺术转型之际,李金发、滑田友、王子云、郑可、刘开渠、王临乙、曾竹韶、程曼叔和周轻鼎等众多仁人志士先后远涉重洋,主要是到法国各地,进入各个美术院校学习,他们吸纳了其时欧洲学院雕塑的教育之法。20年代初,上海美专、国立西湖艺专先后设立雕塑系科,有别于中国雕塑本土传承模式,西式雕塑教学正式登堂入室。

    上个世纪中叶,当时中苏两国友好,在艺术领域双方均强调崇高艺术主题与坚实造型基础并重。钱绍武、王克庆、董祖诒、曹春生与司徒兆光等奔赴前苏联留学,他们刻苦习艺,归来之后与留守国内的一、二代艺术教育家一道,进一步完善了雕塑教学。籍此,中国现代雕塑教育渐次展开。

    改革开放之后,人们思维活跃了,心态平和了,放弃与接受的雅量提高了。中外艺术交流渠道畅通,欧美当代艺术影响国人,在多个方面,雕塑状况前所未有地发生变化。艺术格局初步形成多元化,不同类型雕塑在各自层面上发展,交错展现于社会平台之上,中国雕塑界用短暂时间演绎了欧洲艺术应势顺延的漫长过程。

    当今,随着中国和平崛起,在已有基础上,作品彰显中华传统文化,反映民众意识,推崇艺术服务于普通大众。造型丰富多样,尤以“构造”类型居多,中国当代雕塑正以“构造”方式走向了公共空间。

    本文所述“公共空间”包含两个层面:一是人文概念,意指普通大众;二是地理概念,意指民用场所。“构造”英文为“construction”,在《英汉百科翻译大词典》中,构造有多重含义,诸如:建设、制造、构想、构思、设施、施工、绘制、搭配、编排、结构等。《现代汉语词典》中,注释为:各个组成部份的安排、组织和相互关系。《辞海》中“构” 字的解释较为周全,有建立、结成、造成、构思、组合、图谋、构成的事物等。无有“构造”注释,却有众多与“构造”相关的学术名词,如:构造地质学、构造心理学、构造物理学、构造性数学、构造地球化学、构造地貌学等,构造与学科搭配组成一个个专业学术科目。雕塑“构造”的基本内容为:围绕雕塑空间,协调相互关系,将材料制成相应形状,运用某种或多种连接方法结合各个部分,发挥出综合的艺术效果。

     1.原有的状况

    20世纪90年代前期,尤其是1979年以前,艺术家们关注之点在于:雕刻塑造式、具像表现法、主题高洁性、材质单一性、造型完整性和置放永久性。

    ①雕刻或塑造

    在造型方式方面,主流的雕塑家们制作艺术作品,主要采纳两种,即雕刻与塑造。

    雕刻,在木、石等可雕刻材料上,通过手部作用,轻重缓急地运作刀凿,达至削减材料,产生形体、线型进至光影、色泽、肌理等形态变化。

    塑造,一般用手的各个部位对泥等可塑性材料进行制作,如果塑造体量较大,或者塑造面积精微,以及体现特定肌理时,使用相应工具,产生出泥质形态。之后,经过一系列工艺过程,达到材料转换,形成石膏、玻璃钢、水泥、青铜等材质的雕塑作品。

    ②具像再现与崇高主题

    在造型方法和主题方面,大多约束于客观现实,反映典型人物的真实面貌。

    在表现手法上,以具像再现为主,以现实中人为参照系,通过严谨刻画人物神情举止,传达艺术效果。长期以来,雕塑家们禀承古希腊、古罗马及文艺复兴时期雕塑的传统精髓,恪守现实是一面镜子,艺术家专职便是一丝不苟地把物象摹画出来,凝固于青铜或汉白玉之中。

    在表现主题上,镜子中映照的大多以人物为主,伟人、英雄、劳模以及各个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等,虽有作品反映社会大众,受制于特定时代的特殊气候,彼此差异无法拉开。主题先行、个性为辅,主题宏大崇高至关重要,其它主题类型屈指可数。艺术为政治理想服务,作品教育功能超过审美价值。

    ③单类材料、独体造型和恒久置放

    在造型材料方面,用前述两种方法制作雕塑,刻意强调材质单一性、造型完整度和置放永久性。

    作品材料单一。雕刻石材成为“石雕”,雕刻木材成为“木雕”。石材与木材之中,各有大量品种,分有不同质地和色泽,如:石材有汉白玉、花岗岩、红砂石、青石、墨玉等,木材也有众多品种,别说综合运用材料,即使同类材料之间一般也不混用。塑造作品也如此,主要以泥为基本材料,成品后,翻制成石膏或玻璃钢,有条件再铸造为青铜,材质纯粹单一。

    作品材料完整。在材料形态方面,一件作品就是一件独体造型。作品反映大型场面时,有着许多人物、动物和景物,形体与形体之间相互联接,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,造型极为完整。

    作品材料恒久。在材料选择方面,质地恒久的材料倍受青睐。大理石、汉白玉、木材和青铜等被普遍运用,人们喜好大理石的坚硬纯净与质地高洁。喜好青铜的逼真转换与有机色泽,喜好木材的柔和温润与结节纹理。一定程度上,上述材料均有相对持久性,便于永久地置放陈列。

    2.现有的趋势

   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,中国雕塑界兴起了“变革”风,显著之处在于雕塑造型也能“构造”。无论是精神传达还是视觉效果,构造雕塑较之前都大为改观,带来全新的视觉感受,整体上演示出“以人为本”的扩充趋势。满足艺术家个性追求、满足大众多样化需求,雕塑作品承载着民生意愿,除纪念馆、博物馆、美术馆、画廊等象牙塔之外,还置放于城市乡村的绿色空间当中。

    ①造型内容

    雕塑家们关注空间构造关系,着意表达对生存状况和社会发展有益的观念。随着人本认识加深,对雕塑本质认识也在改变,作品反映个人独特创意,效能回归到人之本体,普通人之所思所想成为雕塑表现的主要方面。不光塑造伟人神像或是精英豪杰,还涉及平凡的人物、动物、植物、道具或自然现象。有些造型不表现具体情节和内容,只是纯粹的形体起伏和空间架构;有些造型随心所欲地组合不同时空的物象,事实上的不可能在雕塑作品中成为现实。突破了原有的以刻画典型人物神情、表现人物态势为主的状况。项金国的《民工潮》、陈志光的《蚂蚁》系列、马辉的《荷塘月色》、何镇海的《门》、于小平的《大饭盒》、展望的《假山石》、贾濯非的《镜缘》等都是各自主题中的典型作品之一。

    在杭州秀美的孤山公园里,有一件作品叫《鱼水情》,为龙翔、龙宏俩合作,作品以动植物为主体,与英雄人物塑像不同,两块面状铜材已经腐蚀上锈,显现出金属材质特有的肌理感,造型有意识地弯曲交叠,为众多弱小之鱼营造出畅游的绿色空间。在生态状况日益恶化的社会背景下,从前毫不起眼的主题有了警示意义,人与环境不也像鱼和水一样吗?作品引发人们关注生命、善待自然,小主题中蕴涵着大意味,折射出作者情感与愿望。

    ②造型处理

    造型方法上,普遍运用带有构造意味的方法。省略、夸张、变形、负形、共型、渐变等纷纷被纳入到造型之中,如:曾成钢的《远山呼唤》、陈云岗的《中国老子》、陈文令的《红色记忆》、王中的《惊魂》、张海军的《传承》、唐勇的《我与我的一次对话》均是以前述方法来进行创作。不完全以现实物象为参照系,汇聚种种主观成分,作品造型变化万千,打破了写实主义的单一模式。

    造型手段上,用构造方式建构起综合的作品。逐渐承认并接纳了构造法,具体来说,包含拼贴、捆绑、叠合、摆放、缝制、镶嵌、粘接、焊接等。殷小烽的《修复的嬷嬷人》采用拼贴方式、王洪亮的《新石器打击系列》采用捆绑方式、林岗的《品》采用纵向叠合方式、李象群的《春秋争霸》采用横向摆放方式、韩璐的《向左走、向右走》采用缝制方式、张德峰的《新维纳斯》采用镶嵌方式、朱成的《喜怒哀乐》采用粘接方式、焦兴涛的《唐人》采用焊接方式,将雕塑的各个分支当作基本构件来进行装配或摆设,改变了由塑造或者雕刻而成就作品的常规程序。

    隋建国在其作品《地罡》中,使用了十数块天然卵石,散置于公共空间当中。艺术家在这些石块上雕琢出道道深沟,将钢筋分段嵌入再焊接上,一根根网状钢筋包围着自然形态的石块,两种材料分有不同属性,两者相互渗透与对峙,反映出冲突与对抗的现实状况。

    ③造型材料

    组合地使用多样化材料。对于雕塑专属材料认定有所松动,大千世界的种种物质均包含于使用范围之中,任雕塑家从不同角度进行选择运用。新型材料和相应加工技术出现,提供了物质和工艺保障。材料比重轻、强度高,使造型悬空、腾空、中空成为可能,为导入声、光、电、磁、水、火、气、风等物质与现象提供了前提条件,雕塑自身旋转、振荡、摆动、影像、发光、冒气等也就可以产生。邓乐的《工业时代—记忆》内部安装了灯具,使作品产生光影;王斌的《西域天马》使用了电机,使作品产生旋转;姜晓梅的《椅子》内部中空,用线串起钱币组成一把悬空之椅;何磊的《临水观影》内部装有视屏,使作品闪现变幻影像。新技术、新材料的出炉开拓了前人难以设想的选择,改写了坚固不动、无声无光、凝重厚实的雕塑论定。

    姜杰在其作品《易碎的复制品》中,用蜡和塑料薄膜作为基本材料,蜡极其脆弱,塑料膜轻薄且略微透明,塑料膜翻转状扯出空间,内中有着50余个蜡制婴儿,或吊或挂、或摆放或堆积,构建起一个有着众多指向的场景。似乎在告诫人们,生活拥挤不堪,充满血腥竞争,生命又是多么脆弱。

    ④造型应用

    强化视觉意趣,照应了人作为主体的参与性。扬弃了从前出现过多的图解说教的呆板样式,有些方面还兼具实用功能,突出了造型愉悦性。在室内外公共空间中,雕塑造型无有或少有基座,客观上缩短了艺术作品与观者的空间距离,主观上拉近了两者的心理距离,让人可触可摸,徒生亲近感。徐光福的《挤压》、项一的《发型研究》等作品,观众均可以参与其中。有些雕塑作品离开了人的参与,也就显得极不完整,可能还会失去一定的价值。

    李秀勤的努力尤能说明此点,她的作品大都由多个部分组成,无有底座支托,直接放置于草坪之上。两种对立形态相向对置是她作品中的主要内容,艺术家从女性关爱角度出发,赋予凹与凸的形体以可读性内涵。当盲人等社会特殊群体触摸这些作品时,能够切身感受到作品意义,她们为之激动万分,此时作品已经超越本体,冷硬石块似乎有了些许温存,承载着特殊的人文关怀。

    3.转化的因由

    兴起“构造”雕塑表面上是一个艺术问题,实质上却是复杂社会现象的缩影,艺术本身亦如一面镜子,折射出人们思想上的变化,思考这一突变,不得不涉及人们精神和社会状况。

    ①游离“真实”

    真实不再入画。高度集权化、残酷政治运动,尤其是“文革”十年浩劫,给人们心灵烙下难以抚平的创伤。从心态上采取回避现实无疑是疗伤的合理选择,人们渴望无有现实束缚的精神传达,厌恶传统规范心理滋生。反映在雕塑造型上,便是对官方权威、对既定模式、对原有标准的背离与反叛。

    大师的阴影。长久以来,具像样式占据了雕塑史中主要篇章,成就了古希腊、古罗马等多个时期艺术的辉煌。无论是《阿芙罗蒂德》、《拉奥孔》,还是《大卫》、《摩西》以及《莫里哀》、《伏尔泰》等等,先辈们熟知人体解剖、熟练驾驭泥石材料、精到运用具像手法,这些都使后人震惊仰或还有感叹。在写实技巧方面,他们是一根根仿效标杆,仰望而去,完美无缺。他们犹如一棵棵参天大树,不过也留下浓密阴影。超越是生存需要,也是人之价值所在,雕塑家们不得不改弦易辙,挖空心事去另辟蹊径,以图寻找能够展翅翱翔的湛蓝天空。

    机器的能量。影像技术冲击着写实表现技能,某些方面机器替代了它们,发挥着更加快捷和便利的作用。在机器产品面前,人们苦心经营的逼真效果,尤其是平面艺术,在记录人物和事件方面,从某种角度说,或多或少地削弱了价值。丧失了原本主要领地,导致了艺术家反思艺术问题。艺术有两个方面:一是写实再现技巧;二是想象创造技能。前者是基础,后者是根本,两者皆不得偏颇。

    ②彰显“本我”

    个性展现。人们以剖析目光扫向世界,人的主观能动性显现出来。“艺术是现实的模仿”这一古老条纲受到了冲击,艺术家不再是自然的奴隶,艺术不光承载政治和宗教的沉重使命,艺术制作反映出自我所思所想,艺术结果服务于人本自身。由比拼塑造技巧转化为竞争观念思维,似与不似已不是最高目标,表达艺术家独到见解变得分外突出,原创性表现成了新的追求方面。

    开拓视野。为了展现个性,艺术家们着力寻觅创作元素,不光在现实生活中,更从自身所处的民族艺术宝库中吸取养份,中国古代及民间雕塑搁置已久,如今其造型法则受到重视,它们有别于西方艺术。人们视线并不浅短,以开放心态将目光移向它方,从有助于人类文化发展角度,寻找创新与突破的途径。这些不同时代与地域的文化形式没有陈规旧法,有得是浓郁风情和无尽创想,令大家眼界大开。

     ③追寻“本源”

    改革开放尤如推开世代尘封的窗户,输入了新鲜空气,人们眼前为之一亮,给雕塑造型带来了决定性影响。在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下,新锐雕塑家们逐渐变化真实物象,进行主观理解和表现,甚至完全脱离自然物象,仅将造型因素进行浓缩归结,对其视觉效果做出理性分析,寻找本原形体进行展现。

    分析结果表明,任何立体都是点、线、面所构成的。点的单向或向两边持续出现,即延长为线;线经过上下、左右或前后平行移动就能扩展为面;面的不同朝向围合便构成了体。雕塑,基本构成元素便是点、线、面,点线面在古典雕塑中本已存在,只不过相当长时期内,由于追求仿真而模糊处理,已消失于制作过程当中。雕塑家们对此重新分解,将点、线、面的形态语言作为造型元素,进行清晰明了地表现。他们把自然物象还原或者说分化为点、线、面、体,也利用分有点、线、面、体形态的材质进行搭配组合,构造出表意宽泛的本质之美。

    ④从“形体”到“空间”

    新空间论。自然科学研究结果表明,客观实在是相对静止的实物与绝对运动的场的统一体。在当今多个领域,研究统一体之间的关系逐渐替代了研究实体本身,人们开始超越实物本身,运用全面的、联系的、运动的思维,从彼此互动中认识实物。雕塑业也如此,雕塑家们纷纷从原来重视形体处理转化为关注空间变化,紧扣影响“空间”的种种要素,从中把握和运用雕塑实体,在功能结构上,由传统雕塑的被动依附性逐渐转化为现代雕塑的主动调整性,从更大视角出发,优化调节着生存空间。

    雕塑作品、雕塑家、观者、环境、文化、社会等关系变得异常重要,分析与构想、搭配与组合、编排与布局成为新的创造课题,替代原有的构思、制作与摆放,疆域得到相应拓展,构造与雕塑随之联系起来。这就跨越了传统雕塑的概念圈定,促使了造型发生变革,于是“雕塑不再仅仅局限于雕与塑的两种手段,而趋向于纳入能成型立体材料的任何手段,这就意味着雕塑的造型手段中,能包括焊接、螺栓、铆接、胶粘、缝制、机器敲打和冲压等。”(注:M M Morgan. ART FUNDAMENTALS. Wm.C.Brown Publishers, 1990. 180)具有“构造”特征的雕塑逐渐展现出来。

     4.转化的意义

    当今是一个综合时代,集合来自不同部分的潜能,凝聚起组合力量,构造是成事的理想选择,现时社会方方面面皆是如此。 “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总指挥韦伯说‘阿波罗计划中没有一项新发明的技术,都是现成的技术,关键在于综合。’……综合就是创造,当然这不是随意拼凑,而是艺术上的启迪与发现。”(注:袁运甫著.装饰绘画散论.成都:四川人民出版社,1987.155)就雕塑本体的外在条件来看,组合物体成就空间造型,实际上是塑造法的一种变异。构造作品累积的不是泥块而是各种具体物象。构造雕塑是现代材料产业和先进加工技术在艺术领域拓展的产物,某种程度上体现出进步意义。如:运用锻造、焊接、钉拧以及高效黏结剂,能够牢固结合支离散落的形块,达到形体空间整合。整合结果具有一定的结构致密度和联系凝结度,符合人们对于雕塑的一般认识,具备雕塑的原本特性,发挥雕塑的作用,实现雕塑的价值。因此,构造类作品与雕刻类作品、塑造类作品等同,担负起雕塑这门艺术的功能职责。

    ①具备更大创意空间

    从艺术创作主体—雕塑家角度来说,构造有着灵活的创意空间。构造,意味着不以 “仿真”为目的,尊重雕塑家创作思维,推崇雕塑家能动发现,讲究独特处理形态,造型过程处处饱含设计意识,体现出人之所以为人的价值。即使表现同一物象,雕塑家从不同角度展开思维翅膀,发挥灵智想象力,切入点不同,也能产生别具一格的造型。在符合人与社会整体利益的前提下,艺术贵在出新,相较于传统雕塑的种种约束而言,构造雕塑具备更为深远的创意空间。老艺术家熊秉明久居巴黎,或许是远离祖国的缘故,他的作品富含浓郁的东方情怀。《鲁迅》像是其代表作之一,作品纯粹由上锈钢板叠合着构成,完全有别于同类人像造型。艺术家分析主人公品格,凝练出总体精神取向,由此入手选择材料与加工工艺,刻意保留制作过程中产生的板块缝隙和金属焊点,平板粗放的刚性造型与人物铮铮铁骨的个性极为融洽。施展材料特定语言,强化了主题传达,收获了与一般人物造型迥异的艺术成果。

    ②生发宽泛视觉意趣

从审美主体—欣赏者角度而言,构造作品使观者获得宽泛的端赏意趣。爱美之心,人皆有之,人们需要舒适优美的生态空间,这是一个众所认同的道理。出于发展要求,人类生存空间需要温馨环境,环境治理与改造标志着文明状况,保护环境成为现代社会人人遵循的准则,人们不仅从生态平衡角度,更从心理上致力于创造一个既能满足生存需要,又能体现精神表达的优雅环境。社会民主、物质丰富,人们文化水准提高,审美已不再停留在1是1、2是2 的启蒙教育上,任何强迫式教化只会让人敬而远之。人们渴望作品有艺术智慧,予人以思维启示;要求作品表现题材尽量宽泛化,能够适应不同层面;希望作品处理形式尽量人性化,可亲可近而互动其中。构造雕塑尤有长性所在。在拙作《开放空间》中,用金属材料分段组装出一个大型眼镜,长5米、宽5米、高2米,两个镜片以及另一支镜腿已被省略。作品直接横置于路面上,成为草坪一景,人们可触可摸还能穿行其间。眼镜是日常生活用品,大家司空见惯,在此,成为一个视觉限定、一种象征符号。透过残缺眼镜观察,周围景象尽显眼前,镜中事实表明:现时社会,人们打破了条框制约,挣脱了行为束缚,自由地生存于一个全新的开放空间当中。

    ③丰富雕塑造型语言

    从艺术本体角度来看,构造从根本上拓展了雕塑的变化样式。运用构造之法致使造型手法扩充了,材料多样了,形态相应也就丰富了。突破了以雕刻和塑造两种手法进行制作的基本程式,超越了单一材料制成、单体化形态的原有模式。仅就材料加工而言,之前,用泥木石材料无法实现的造型,如:上大下小的造型、重心倾斜的造型、内部中空的造型等,如今,运用现代轻型材料及构造方式均能达到。就材质效果来看,通过慧眼发现,综合多种材料,拼接不同色质纹理,形成材质语言变化,产生构造之美,这是原有形态难以达至也无法比拟的。从雕塑体量和重量来讲,一些构造作品能被分解体块,易于反复连接组装,便于在异地之间进行运输与安装,利于应用和推广雕塑艺术。身居中部城市武汉的傅中望,十数年来一直活跃于国内外艺坛,他将能够分散拆装的作品运往四方,灵便地介入各种学术活动。《四条屏——都市景观》便是范例,作品高达3米,一组四件,造型类同,间隔摆放,组成一个场景。艺术家将每块钢板中心挖空,切割出中国画条屏样式,将画心翻转至背面着地,以支撑整个条屏,条屏天地画轴用钢管焊接成型。在原有雕塑造型中,此种形态根本无法想象,艺术家借用中国固有文化符号,构造出垂地的“虚空”画幅,随着环境变化,画面生发出不同含义,令人琢磨再三。

    静心思考中国当代雕塑进程,感慨造型变化确实很大,比改革开放前的雕塑“好看”多了,不同于85’新潮期间的“舶来品”,异同于循规蹈矩的神采大作。艺术家们逐渐创造出中国的、当代的、个性的、充满智慧的艺术作品,这种转型变化其动力来源于我们所处的伟大变革时代。由传统雕塑过渡到现代雕塑,从个性化探索到普及性应用,构造雕塑作品如同稚嫩幼芽,凭借自身活力,穿破尘封土地,在公共空间中渐渐成林。

评论

发表评论

微信

微博